首頁法王開示龍欽巴七抉擇見 (精華版一)

 

 

這五種智慧到底跟這六識有什麼關係?為什麼能轉?你們有沒有想過?有吧!只是不知道而已對不對?法王擔心再講下去,真的是三天三夜講不完,因為這牽涉到很深的密意,先解釋這五種智慧好了,以下的解釋法王都用經典,引用經典來解釋。

第一個、「法界體性智」。法界體性智這是什麼?「喜金剛根本續」有講,喜金剛根本續它說,圓滿法界境。圓滿法界一切都清淨叫「法界體性智」,離一切障礙所以自界無別。因為它是統攝五種智慧,所以圓滿一切法界,法界是不是週遍?所以圓滿一切法界的智慧,叫做「法界體性智」。這樣理解嗎?不理解待會再思維一下。

第二個、「大圓鏡智」。「喜金剛根本續」稱大圓鏡智為「月俱圓鏡智」。你們在修持本尊時是不是要升起月輪觀?這就在大圓鏡智,這就是大圓鏡智。當你們在攝受所有本尊,收入種子字後再進入一個無念的時候,就是法界體性智。這樣了解嗎?週遍!是不是法界週遍,是不是法界體性智。

當你們升起本尊的時候是不是先觀蓮花五瓣出來,然後觀一個月輪出來,那個月輪就是大圓鏡智。為什麼要觀大圓鏡智,為什麼要這樣觀?「智慧成就續」它說,「如一鏡象中,自生決定觀。」好像在看鏡子,你在鏡子中看到自己。有沒有?升起月輪的時候看到本尊就像你看到自性,自性佛一樣,理解吧。

所以「智慧成就論」它說,「如一鏡象中,自生決定觀。如是法身智,顯現故名鏡。」這個就像鏡子一樣看宇宙一切萬物萬事的現象,觀一切眾生如照鏡子,現自身佛性,叫做「大圓鏡智」。這是包括「喜金剛根本續」,「智慧成就論」裏面所解釋的。

所以在我們升起本尊的時候先觀月輪、日輪,就是這個涵義,再從月輪、日輪中現本尊,其實本尊跟你無二分別。那麼眾生也是如此,「大圓鏡智」的時候觀一切眾生如見鏡中之自己,你有沒有感覺?沒有,因為你看到他,披頭四很帥,F4很帥,對。然後再看到澎恰恰,這個朝天鼻很醜。你並沒有看到大圓鏡智。法王也沒辦法詮釋這五種智慧,只能說用比較的,企圖用文字去解說這些不可言說的東西,這樣理解嗎?

在我們建立密教本尊的時候,收攝的時候,蘊含了五種智慧,這樣可以理解嗎?法王講過密續的建立跟修行是不能夠分別的,所以一定要配合修行的儀軌再來解說,你們就會開始了解。

「善說日光」說,這個智慧可以轉化色蘊變成阿賴耶識的自性。這又來了,這就是剛才談到的那個問題,我們再回過頭來想一下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就是不空如來的「成所作智」,是將我們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識這五識,前面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是不是產生一個行為?你想想看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是不是會有一個行為出現?那要做這個行為的時候,是不是要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所構成,對不對?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所構成才會產生一個行為,那這是不是前五識?唯識學的前五識?前五識就轉成「成所作智」。

第六識「妙觀察智」,第六識是阿彌陀佛的「妙觀察智」,這第六識,是由意念所轉化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接著就是「意」第六識,你會產生思維、判斷。請問思維判斷對與錯,轉化成佛的智慧是不是變成妙觀察智?沒錯,所以由意,第六識所轉化成的就是佛的妙觀察智。

什麼是「妙觀察智」,「成所作智」大家知道吧?諸所成辦一切都成就叫「成所作智」,諸成所依,能夠成辦一切有情利益眾生的事,有沒有?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行為是不是一個行為,得到一個善因,或者得到一個惡因,行成一個善果或惡果,是不是。眾生跟佛是不是不同?佛為救渡眾生,所以顯現各種菩薩身去救渡,是不是轉化行蘊為成所作智,是不是成辦一切所為?大家能夠理解吧,建立觀念。

第六識成為妙觀察智,為什麼?因為進入「意」,色、身、味…..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是不是進入意?意是不是第六識?第六識就是意識,意識的時候就是得妙觀察智,而妙觀察智在「喜金剛根本續」講,這個妙觀察智是什麼?我們看經典怎麼講,它說:「 己所專注種字為妙觀察」。這個很重要哦!自己專心所修的本尊的這些身形,是不是有很多的手,很多頭?是不是安住種子字?它說,這個就是為了建立妙觀察智。

你看,升起日輪、月輪是大圓鏡智,然後建立本尊身,建立本尊身是不是觀本尊的三十二好相,然後建立種子字,這是為什麼?這是為了轉化成妙觀察智。觀察什麼?本尊跟自己無二分別,本尊的清淨幻身本自俱在,是不是一個妙觀察智?眾生是不是也觀成所有的本尊身?所以是不是妙觀察智。所以為什麼妙觀察智又是阿彌陀佛的智慧?因為西方極樂淨土是不是最慈悲?大家都知道,觀音菩薩也是西方的三聖,有沒有?所以這是妙觀察智。

再來呢,就是寶生佛的「平等性智」。這個平等性智經典講,「一切如來智慧」。「智慧成就經論」說:「一切如來智慧,自性與眾生內證實如一,所以故名平等性智。」一切所有的如來其實內證?內證,將來證得的成就,果位是一樣的,一如的,沒有分別的,所以叫「平等性智」。所以你看到一切眾生的時候,你知道你是佛,他也是佛,眾生都可以成佛,眾生成佛的時候沒有分別。只是「迷惘」之間跟「悟者」之間的分別,對不對?

當你內證成就的時候是不是智慧一如,所以這就是「平等性智」。這是轉第七識末那識,轉第七識末那識成為平等性智。進入第七識的時候,我們是不是講「潛意識」?有沒有?法王是不是提過,你看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是前五識,造成一個「行」有沒有?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行為的「行」,然後再進入「意」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是不是意,是第六識?意的時候是不是變成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「想」,是不是?想想看,思維判斷。接著就進入第七識的時候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「受」,進入潛意識裡頭去。

譬如說針扎在手上,馬上收手,不用思考,自然反應。還是會有人針扎到,想一下,會不會痛嗎?不會吧!它是一個潛意識,自發性的,但是你要知道,這個潛意識的自發,也代表你累劫的什麼?薰染、污染。

這個第七識,把受蘊轉成平等性智,為什麼?眾生經過累劫輪迴以後,有人有善根器,有人是不好的根器,劣根器;有從天上掉下來,有人從阿修羅來轉世;有人從地獄道來轉世,有人這世成轉世的活佛。大家認為不平等,但是你有沒有發現,這都是過去累劫以來的轉世?累劫以來善惡因果的統籌?如果你再回頭看,你會發現其實本來就平等。都是由佛所演化,對吧?所以,這個能夠淨化我們的潛意識,也就是第七識成為平等性智。

第八識就是轉我們的「識」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識的「識」,轉這個識蘊。第八識是什麼?阿拉耶識,成為什麼?成為大圓鏡智。要知道,我們講到第八識阿拉耶識的時候,我們講它是包含了什麼?菩薩識嘛,對不對。菩薩救渡眾生一切識但不受於輪迴的束縛。衪已經脫離了潛意識的業識的束縛,是不是。衪能夠現各種身,各種形相救渡各種不同眾生,這個就是「大圓鏡智」。

像不像鏡子?菩薩在救渡眾生的時候眾生是不是跟衪一如,是不是?我們在觀本尊的時候,是不是觀任何一個眾生為本尊身,有沒有?那這可以證得第八識「 阿賴耶識 」。

第九識,這裏我們要提到,因為也有人提到,這是在顯教經論裏面常常在爭辯的事情, 法王也藉這個機會為大家澄清跟建立。有兩部經典造成後來顯教爭論不斷,一個是「解深密經」,「解深密經」產生了唯識的思想。一個就是「楞伽經」,造成我們講的如來藏的思想。

如來藏的思想裏面建立了什麼?建立了如來藏,如來藏就是講真如的佛性,真如佛性。因為眾生身上都具有如來,只是沒有辦法解釋。我如果說我是佛,你不是佛,這不究竟。如果我是佛,你也是佛,那你的佛在哪裏,是不是?所以說,有一個如來藏在你心中,所以故名思義叫「如來藏」。

好,既然如來藏在你心中,可是你畢竟不是如來呀,你現在還不是嘛,對不對?你現在是不是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識的煩惱啊?所以,這些六識加上潛意識第七識加在一起,再加你身上那個如來藏,全部加總在一起就變成一個叫「如來藏識」。

聽好,有一個名詞叫「如來藏」,本來應該這樣講,第一個名詞叫「如來」,如來大家都懂,哦!我知道,佛。好。第二個名詞叫「如來藏」,如來藏的意思是代表說,凡夫眾生也是佛,對不對?心中有個如來藏住,藏在裏面,叫「如來藏」,這樣理解吧。第三個名詞叫「如來藏識」,為什麼?因為你身上還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識這些前面七識的煩惱,對不對?全部聚在一起,又加上一個如來,如來藏包在一起,所以叫「如來藏識」。

如果「如來」是代表涅槃界的一切現象,代表法身的話。那你們是化身佛,對不對?你們是化身佛,那你們就代表有識,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識。對不對?所以「如來藏識」就代表輪迴界跟涅槃界一如。兩個不可分割。這樣理解嗎?如果分割了,如來是如來,眾生是眾生,那眾生怎麼可能成佛,對不對?

那當佛要講這個的時候要怎麼講?我是如來,你們不是,這樣不對;我是如來,你也是如來,這樣也不對;我是如來,你們心中有個如來藏,這就對了。可是,你還是不是如來啊!所以呢,我是如來,你們心中有個如來藏識。這樣解釋眾生可以理解吧?可以理解完,可是又不理解了?如果眾生是如來藏識,那如來是什麼?如來也是如來藏識啊!對吧。所以說「如來」,說「如來藏識」,其實是講同一件事,只是用各種不同角度去詮釋它。因為不這樣詮釋佛弟子不能理解,對不對。

好,如果說如來藏識,那唯識學又來了,你聽好,唯識學說:我有眼識,耳識,第二識,鼻、舌、身、意識前面五識,加意識六識,然七識末那識。第八識是什麼?不就是如來藏識嗎?可是第八識叫阿賴耶識,大家都知道吧!大家都說第八識叫阿賴耶識,阿賴耶是一個梵語,翻譯成現在用語「阿拉耶」就叫做「煩惱層」,一切煩惱、污染所造成的,前面這幾識都叫阿賴耶,了解嗎?可是加了一個阿賴耶識是指什麼?就是指如來藏識,只是在不同的經典上做不同的詮釋。

講唯識論的時候,在講唯識思想,在講解深密經的時候,佛陀是用業識薰染真如佛性的方式來詮釋,這樣了解嗎?所以衪用阿賴耶識代表輪涅一如。而真正的阿賴耶的定義是指這些污染層,而阿賴耶識就包含了第八,就是代表第八識,而第八識就是佛性。等於在講楞伽經或如來藏經裏頭所講的什麼?如來藏識,了解吧。

可是這就把大家搞混了,對不對?其實是因為不同的經典所下的不同定義而已。那好了,可是這樣講完又有人說,佛陀您講如來我理解,您講如來藏我理解,您講的如來藏識我也能理解,可是您講的阿賴耶識我就不能理解啦!為什麼?那佛陀跑去哪裏了?講如來我懂,講如來藏我懂,講如來藏識我懂。可是,講完如來藏識我好像又感覺我失去了佛陀?佛陀又不見啦?變成佛陀又跟眾生一樣,那佛陀是什麼?你們有沒有發現?

剛才講過,我講我是如來,你們是眾生,這樣不對。好!我是如來,你們心中有藏一個如來就叫做如來藏,可是這樣也不太對啊?你是如來藏,那你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那幾識跑去哪裏?好,你們是如來藏識,你們是如來藏識那我是誰?我是如來,這樣也不對。如來你不是包含法界週遍嗎?好,你是如來藏識,我也是如來藏識。耶?那大家都一樣,那真正的如來跑去哪裏?你會不會覺得?又回到一個問題,又解說不清了。有沒有?

所以佛陀講到這裏,衪在楞嚴經講:好啦,第九識叫做阿摩羅識,又叫不動識。衪講第九識就是指如來,如來藏,這樣了解嗎?法王以前有講說一般的經論不講這個,因為再講下去大家就昏倒了,是不是?是不是昏倒了?所以法王現在看很多辯經、論經的人就在那邊辯來辯去,真的不知道他們在辯什麼?因為每一部經的立義點不同,它為了詮釋佛理不得不這樣說。所以如果你說第九識是真如的佛性,那就是指如來藏。如果你講如來藏就能夠代表佛性,那如來是什麼?其實都是一如的,對吧?都在詮釋同一件事。

好了,佛陀用這麼多的經論講這麼多的事情,其實在證明一件什麼事?眾生跟佛之間是一如的,輪迴跟涅槃是一如的。可是單這樣講又不能解釋,所以只好立很多的名詞來為大家解釋,這樣理解嗎?